【第四届“文明实践种志计划”系列活动】丝琢万象·绣鉴乾坤:“广绣解码”研学活动成功举办

作者: 时间:2025-11-15 点击数:

为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,增进青年学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情感,11月15日,由第四届“文明实践种志计划”扶持项目——“广绣传天下”双语传播文明实践团队承办的丝琢万象·绣鉴乾坤:“广绣解码”研学活动,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东校区工业实训中心801室成功举行。活动吸引了来自美术学院、计算机科学学院的47名同学参与,亲手体验广绣技艺的奥妙。

本次活动在国际教育学院李冉老师的精彩开场中拉开帷幕。她阐述了活动的背景与深远意义,指出“广绣传天下”项目不仅旨在解码非遗技艺,更希望搭建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,助力青年一代领略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,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。

随后,李冉老师向在场师生隆重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技艺指导嘉宾——广绣中级工艺美术师郭钟敏老师。郭老师师承中国首届传统工艺“大国非遗工匠”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先生,其作品《牡丹》《玉兰花》等屡获国家级金奖及银铜奖项,并拥有多年深耕大、中、小学的丰富教学经验。


在专题讲解环节,郭钟敏老师借助精美的PPT,图文并茂地梳理了广绣的悠久历史,深入剖析了其“针工精密、色彩富丽、构图饱满”的技艺特点,并阐释了其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与工匠精神。同学们凝神聆听,对广绣这一指尖上的艺术有了更为系统与深刻理解。

理论知识的汲取最终是为了实践的绽放。最受期待的实操体验环节中,同学们在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手持绣针与丝线,在手帕上亲身体验广绣的基本针法。现场丝线翻飞,气氛专注而热烈。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在一针一线的细致勾勒中,感受着传统手艺的独特温度与魅力。“丝针渡洋”团队的志愿者们穿梭其间,耐心协助并记录下一个个专注的瞬间。


活动尾声,全体师生与传承人合影留念,为这次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本次研学活动通过“讲、演、练”相结合的生动形式,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广绣的基础技艺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搭建跨学科研学平台,鼓励青年学子以多元视角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,让传统文化在时代脉搏中生生不息。初稿:李冉   编辑:马倩美   审核:张艳   终审:喻忠恩)

 

您好!您是第位访问者!